近日,由市纪委和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的2016年肇庆市“廉洁图书读后感”征文评奖结果揭晓,公司四位教师撰写的文章获得奖项。
其中,公司慕容勋老师的《廉洁由心,智慧自来》获得优秀奖。
附《廉洁由心,智慧自来》作品鉴赏:
廉洁由心,智慧自来
《说文解字》中对“廉”的解释是“廉,仄也。从广兼声。”段玉裁注,堂之边曰廉。古代与广有关的字都与房屋有关,如府、库等,所以廉最初的意思也和房屋的结构相关,指的是堂的侧边,也就是堂的边棱。堂廉的一个特点是正直,后来就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性。可见,直是廉的应有之义。何谓直?在《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其直如矢”,像箭射出去一样笔直,不拐弯抹角,是“直”的本义。既然直来直往,人也就会坦荡,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匿怨,不造作。我们通常理解廉洁强调的是清白高洁,不贪污,是一种对外界诱惑的表现。而从廉之词义看,作为非主流权力群体的老百姓的廉洁更多地着眼于心性修养的提升,坦诚正直,真实表达,响应内在的状况。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时与学生接触最直接、最频繁,其工作具有示范性和长远性等特点,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严于律己,教师的德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也就是教师不仅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还有意无意地进行德性教化和培育,应自觉抵制社会的不正之风,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但社会的不良风气总在拉扯着教育这块最后的遮羞布。有人曾悲观地预言,教育的影响将日渐式微,与社会力量相比较,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有5+2=0的说法。教育的低效也使不少老师怀疑,我们坚守的社会良心和道义的价值何在?一旦教育的信念动摇,师德规范的底线就形同虚设。一些老师随意敷衍校内本职,肆意收受家长的红包,这不仅败坏了师风,也丢掉了教师尊严和责任,甚至触犯了法律。那些收受了不义之财的人,他们敢说,自己是愉悦的吗?自己是舒坦的吗?从很多的案例可见,他们享尽了物质的刺激,却饱受着灵魂的折磨,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其实,人们都能意识到廉洁的必要性,但如何使廉洁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是来自于自我意识,而不是由外在的东西来支配着我们。
在康德看来,行动就是要把我们自己当作某个目的的原因,也就是行动合乎我们为自己制定的法则,是我们自身的表达,彰显着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廉洁要成为一种一贯的行为,必须在行为者自身的意志里寻找。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帕尔默(Parke J. Palmer)的《教学勇气——探索教师生命的内在视界》一书从教学勇气的角度鼓励教师从以符合自己内心最推崇的的价值的方式进行教学。正如书中所言,“当我不了解自己时,我也无法真正认识我的学生。因为对自己的人生未加审视,我会戴着幽暗的有色眼镜来对待我的学生。如果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我的学生,我不可能教好她们;如果我不知道我是谁的话,我不可能了解我要教的科目,更不可能赋予我所教的内容以切身的、身历其境的深刻意义。对我来说,我所教的知识只是一些不真实的,抽象而遥远的概念堆砌。”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很多时候,一旦学生不愿意配合我们,我们心里就会有怨恨,便开始有意识地封闭自己,对学生不信任和失望,我们习惯地把这些挫折都推到学生身上,认为是他们不好,才引起自己的消极,不愿意承认这也是自我的表现,不愿意承认自己有这样一个假定,认为学生的存在就是为了配合老师。现在这样说起来觉得很可笑,但这是很多老师潜在的意识。
对于自我,我们都只愿意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甚至有意识地掩饰,也就是说我们总在反对自己,湮没自己,就很难与外界找到积极的连结。不认同自己会破坏自我的统整,但人总要找到方式一种使自己舒服或满足,于是就求诸于外,总希望通过外界的索取来掩饰内在的恐惧和焦虑,也就只能在自设的圈套里打转了,更别说拔高视野,看清未来的方向。要形成生机勃勃的自己,要有廉洁的信念,就先要有直面自己的勇气。
一、终生学习,积极统整
帕尔默认为,统整就是在这些形成和改变我们生活形态的各种因素间找到完整性,也就是我们要分辨哪些适合我,哪些不适合,自己应该是欢迎它们还是惧怕它们,是接受还是拒绝,通过这些抉择更了解自己,也使自己更真实。
显然,这种自我发现是一个费力的、终身的过程,也是汇集生命中各种力量的过程。在完整的自我中,个体生活经历的每一条线索都是重要的,织成一张坚固完整的网,可用来承载学生、学科内容和自我。内在和谐,向外延展造就优质教学。也就是重视自己的经历,尤其是在遇到各种冲突时。我们往往会为了避免冲突而切断各种联系。如学生为了避免与老师冲突,就藏身于书本后面,结果学习“不要问我怎么想,直接告诉我答案就可以了”,老师为了避免和学生冲突,就藏身于讲台后,教学就变成了“这就是答案,记住它就可以了,不用想太多”。我们为了避免和自我冲突,也学会了与自我分裂,过重双重人格的生活。
自我认同、自我统整都需要通过学习和反思进行连接和发现。分离和分裂都会增加我们的恐惧感,那么我们就建立起可以驱走惧怕感的连结。
与学生建立连结,就要在教学情境中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需要来到课室,他们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预期去行动,而老师在教学时也会有自己的计划和原则,这种多与一的碰撞决定了教学情境的耦合性与复杂性,正如杜威所说,“每种情境都是不确定的、困惑的、麻烦的,它向人们提出有待解决的困难和未确定的疑问”。老师就在不断的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经验。任何的教学情境对于教师而言都是生成教育智慧的资源,通过感受、反思、试误、总结等方式检视原有知识的漏洞,生发新的经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人是关系中的人,当老师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在学生之外的其他事物就不容易破坏这种发自内心的连结,因为老师会诚实地谈论她的困惑和惧怕,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果教师与学生的连结是始于外在的利益,那这种连结是很脆弱的,或者说只是一种敷衍,不足以唤醒教师的内在热情和喜乐。
二、心怀善爱,突破限制
康德曾说过,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人类全部的善。教育作为一种助人成人的“崇善”活动,担负着“如何使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的责任,这一点一直被世代传承着。
帕尔默在书中举了两个来自同样地方的老师的例子。两位老师一直都是优秀学生,成绩突出,都拿到了博士学位,都选择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这两位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手工艺精湛。一位叫艾略克的老师从农村小镇到精英荟萃的大学,在不同文化的激荡常使他忐忑不安,他把这种忐忑带到了教学生活中,经常斥责学生问愚蠢的问题,又用自己似是而非的问题引学生入瓮,然后就嘲笑学生的答案。仿佛他教书的目的就是折磨学生,把自己在学生年代所感受到的那种因自我内心窘迫的痛苦,加倍地施加在学生身上。但当他回到家中,来到熟悉的木工桌旁,有变得温和可亲了。显然,当面对真实的自我时,让就能找回宁静和自信的重心。
另一位叫爱伦的老师,他反而以乡村特有的环境所赋予他的精湛的手艺为荣,并将其转化为在学习、教学和科研中的能力。他在讲课时,善用手边的教具,论点前后呼应,思路清晰。他的学生都知道,只要她们需要,爱伦老师随时准备接纳他们,收她们为徒,就像爱伦的父兄们当年帮助他学会他最初的手艺一样。
所以在教育情境中的“善意”不仅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更重要的是给人以温暖和促进,先弄清楚学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再从“他”的立场找到与社会公共利益、自我利益的链接点进行讨论与引导。所以“善”与“爱”是孪生姐妹,“善”的目的总是通过“爱”的途径实现,并“伴生着各种态度:关心、响应、尊重和了解”。
“关心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活动的注意和卷入,是他人命运的操心者,而不是旁观者。操心本身是一种给予,但操心不是终点,操心的目的在于视对象的需要而做出适当响应。我关心一个人,对他的需要做出响应,给他我有生命力的东西,这是一种结合,但他仍然是他,我与他共同的目标是使他成为更好的他。”所以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使对爱的限制,否则爱就变成控制,就会扭曲、变态。所以关心和响应都是以尊重和了解为基础。
正如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善和爱的引领下,才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动力,你才能看到学生的本质特性,才能看到他潜在的,应该实现的而未实现的发展,才会用尽一切办法使他看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从而实现自己的潜能。这就是一种忠实于生命的智慧。
廉洁不仅是与腐败相对的美德,更是一个帮助个体认识自我,解决自我与非我冲突的途径,从修身的角度对自己的欲望和局限的各种存在方式加以觉察,实现各种力量的整合,培养使人完整的智慧。
所读的书目是:帕克·帕尔默(Parke J. Palmer)的《教学勇气——探索教师生命的内在视界》,心理出版社,2013年版